|
鼓勵企業創新 江蘇試點首臺套重大裝備保險
南通能達水務膜車間超濾系統,技術工人檢查設備。 新華社發
溧陽抽水蓄能電站是我省裝機容量最大的抽水蓄能電站,正在安裝發電機組,即將投產。此前,省內兩家企業競標該電站的鋼板和變壓器,盡管其產品都有自主知識產權,且通過新技術新產品認定,但因沒在水電站用過而未能如愿。 電站不用地產設備,是因為“不敢用”,不愿當“小白鼠”,類似現象并非個案。給用戶增信心、為企業拓市場,今年江蘇啟動首臺套重大裝備保險試點,全省已為價值總額1億元的裝備產品承保,賠付限額最高可達產品交易額。 招標看“出身”,供需各有苦衷 首臺套重大裝備,盡管未取得市場業績,但品種、規格或技術有重大突破,具有知識產權!芭c成熟產品競爭,首臺套設備沒有優勢!笔〗浶盼敝魅吻匮惴治稣f,用戶顧慮多,擔心設計制造達不到要求,影響正常生產。不少招投標也存在對首臺套設備歧視性條款。 設備招標看“出身”并非工程建設領域獨有,醫療行業也很典型。CT、磁共振設備、心電圖機等高端器械,在一二線城市的大醫院和三四線城市的中型醫院,大多被通用、西門子、飛利浦等跨國巨頭壟斷。 蘇州凱迪泰醫學科技公司的心臟導管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批準、進了德國醫療保險,在家門口卻遇到難事!昂芏啻筢t院在采購招標書上明確表明不買國產器械!惫靖笨偨浝砬皲撎寡,長期以來,國產器械質量參差不齊帶來不理想的使用體驗,醫院信任度不高。這幾年,部分國產高端器械質量達到國際水準,但先入為主的觀念仍揮之不去。 用不用國產設備,企業也很糾結。走在吳江京奕集團,現代化的渦流紡車間傳出整齊悅耳的紡線聲,每臺設備配有智能機器人,它們能干很多活:搬運、接線、故障診斷、包裝……可惜,這些智能化裝備全是“洋品牌”!皣a同類設備也有,確實便宜些,但性能不清楚!奔瘓F副總經理陳徐榮有點無奈,“不愿冒風險”。 最近5年多來,江蘇認定了507件首臺套重大裝備,包括高檔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裝備等領域,絕大多數填補國內空白,代表了我省裝備產業的最高水平。據省經信委調查顯示,超過六成首臺套裝備都遇到了銷售“瓶頸”,企業很苦惱。 政府補保費,分散用國貨風險 “不敢買不愿買”,挫傷企業研制首臺套的積極性,制約國產裝備制造業發展。首臺套保險采取生產方投保、購買方受益的方式,打破傳統的“誰投保誰受益”模式,政府補貼保費,以市場化方式分散用戶風險。這是繼農業保險之后,財政首次對工業領域實行保費補貼。 “首臺套保險包括產品責任險和產品質量保證險,前者保障因質量缺陷造成用戶財產損失或發生人身傷亡風險,后者保障因質量缺陷導致用戶需要修理、更換或退貨的風險!敝袊吮=K省分公司成為我省首臺套保險試點的承保單位,公司責任險部總經理李斌介紹,此前兩個險種都存在,均由生產企業投保,但質量保證險賠付風險較大,保險公司一般不愿承保。首臺套保險試點啟動后,兩個險種打包承保。 首臺套保險費率為2%—3%,一臺價值4000萬元的國產盾構機,一年保費100余萬元,相當于1/4的利潤,生產企業投保積極性不高。為此,首臺套保險啟動補貼政策,年度保費的80%由財政補助、企業承擔20%。補助采取前置補助,企業按扣除政府補助后的比例繳納保費,不占用流動資金。 “首臺套重大裝備包括省內企業首家自主研發和國產化制造,保費補貼正在銷售的產品!笔〗浶盼萍寂c質量處處長李裕桃介紹,省里每年會認定一批首臺套重大裝備,入圍產品才享受保費補貼,重大成套設備補貼前3臺套,補貼年限至用戶驗收合格,最長3年;單臺套設備補貼數量100臺套以內,補貼年限不超過3年。首批享受新政的首臺套裝備256個,均為近3年認定。 試點得到各地響應,在鹽城,經信、財政、保險等部門深入企業150多次,促成多項投保協議。江佳機械自主研發生產的全自動梳齒指接生產線產品性能比肩德國同類產品,售價便宜2/3,與人保鹽城分公司合作,單臺設備年保費2.4萬元,企業自付0.48萬元。 首購首用,創新打贏“洋品牌” 借力首臺套保險這個“起跑器”,越來越多的“江蘇造”設備進入市場。 在建湖縣,艾雷奧特飛機工業公司生產的AT系列通用飛機享受到保險補貼!笆着_套保險打消了用戶顧慮,已售、在手訂單超過100架!卑讑W特董事長馬海兵說。 “新技術新產品要在應用中不斷提升!鼻匮惴治稣f,自主創新都要經歷引進消化到自主發展的過程,日本模式就是“一號機引進、二號機國產、三號機出口”,我國高鐵、核電裝備也如此。除了首臺套保險補貼,我省還出臺新技術新產品“首購首用”政策,即在政府投資項目中優先使用,財政給予風險補償。 這方面,江蘇已有成功案例。2011年,徐工集團和蘇豪控股瞄準快速增長的地鐵工程,啟動江蘇首個自主品牌盾構機項目,目前已交付和在手訂單超過30臺。短短5年間,江蘇培育出一個新產業。 徐工集團凱宮重工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蘇延奇坦言,得益于“首臺首購”政策支持,下線的首臺盾構機用在蘇州地鐵2號線!半p方密切合作,邊應用邊攻關,產品性能穩步提升!碧K延浩介紹,凱宮重工已實現“自主設計、全球采購、集成創新”,還中標了南京、徐州、武漢、蘭州的地鐵項目。 “能否實現‘中國制造2025江蘇行動綱要’提出的十年建成制造強省的目標,成敗就在裝備制造業!崩钤L医榻B,行動綱要確定15個重點發展領域,包括先進軌道交通裝備、海工裝備和高端船舶、航空航天裝備、工程和農業機械等,每年會認定一批首臺套,采取政府引導、市場為主的方式給予扶持。(黃偉)
|